日期:2024-03-13 11:36:06 标签:
封面题图|《急诊科医生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在当代社会,疫苗已经成为预防病毒、救人性命的必需品。一旦缺少相应的疫苗,人类只能任由病毒宰割。
2003 年,「非典」在中国大地肆虐。当时的防疫系统「笨拙无力」,卫生部一位老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禁不住叹息道,「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 17 年后,「新冠肺炎」突袭而来。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的时候,很多人都想起了已经含冤离世的汤飞凡。那么,汤飞凡究竟是何许人也?
哈佛毕业的汤飞凡是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作为中国微生物科学的奠基者,汤飞凡临危受命,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次重建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
汤飞凡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建立起中国第一支防疫队伍,成功扑灭多场瘟疫,救活了无数国人。汤飞凡主持建立的中央防疫处,在烽火连天的年代生产了中国自己的青霉素、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以及世界首支斑疹伤寒疫苗等众多疫苗。其研究成果,使中国在消灭天花病毒方面领先世界 16 年。因此,汤飞凡被人们称为「中国疫苗之父」。此外,汤飞凡还被世界公认为「衣原体之父」,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正是由于汤飞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沙眼的传播特性,寻找到了治疗的药物。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沙眼已经基本绝迹。
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巨擘汤飞凡称得上举世无双的国士,他也曾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然而在历史的特殊时期,受到迫害的汤飞凡因不堪侮辱,最终以自杀结束了生命。这么多年过去,汤飞凡这样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民族英雄,鲜有人知。
1
1897 年 7 月 23 日,汤飞凡出生在湖南醴陵汤家坪。他从小在家乡看到穷苦农民贫病交加,中国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就立志学医,振兴中国的医学。
1914 年,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首届招生,汤飞凡报名参加了入学考试。当时,中美合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对于英语水平有着严苛的要求,但汤飞凡的英语水平不高,他向学校申请入学后补考英语。最终,教务长爱德华·胡美被汤飞凡的真诚好学所感动,破例录取了他。
1921 年,因为毕业要求严格,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第一批学生仅 10 人顺利毕业,汤飞凡就是其中之一。那一届毕业生中共出现了两名中国医学届的泰斗,一位是汤飞凡,另一位是毕业时名列第一、与汤飞凡同岁的内科专家张孝骞。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第一届学生毕业合影
学有所成后,不断有亲友邀请汤飞凡去开医馆,但他却说,「当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人?若能发明一种预防方法却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
于是,他暗下决心,树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湘雅毕业后,汤飞凡立志研究细菌学和传染病,申请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系进修。汤飞凡在协和进修三年多,读了许多书,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各种实验技术,并确立了他一生恪守的原则:搞科学研究必须手脑并用。
1925 年,因表现突出,汤飞凡被推荐到美国深造,进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系主任秦瑟教授是世界闻名的学者,他的研究重点正转向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他见汤飞凡训练有素,就叫汤飞凡直接参加了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此时病毒学正处于拓荒时期,汤飞凡加入到开拓者的行列。
在美国进修研究的汤飞凡
1928 年秋,还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的汤飞凡接到恩师颜福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先驱、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办者)的来信,希望他回国共图祖国的医学教育大业。
在祖国的召唤下, 1929 年春,汤飞凡回到上海,就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副教授。汤飞凡到任时还没有细菌学系,更没有实验室。汤飞凡把自己的显微镜也捐了出来,才勉强装备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1932 年医学院脱离中央大学而独立,更名为上海医学院,汤飞凡升为正教授。同年,他应聘兼任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细菌学系主任。短短几年,他发表了有价值的论文 20 余篇,为各项医疗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汤飞凡哪里还有心思搞研究,他对夫人何琏说,「研究、研究、研究出再好的东西,做了亡国奴,又有什么用?」整天忧心如焚的汤飞凡决定走出试验室,参加了上海前线救护医疗队,到离火线只有数百米的急救站抢救伤员。他所工作的救护站,一直在日本人炮火的覆盖下,数次几乎被击中,但身高 1.60 米的汤飞凡却镇定地说:我干这个最合适,因为我目标小,炮火打不中我。
2
1938 年,时任武汉国民政府卫生署署长的颜福庆从武汉来信,邀请汤飞凡去长沙主持中央防疫处迁往内地的重建工作。因为连年的战争和天灾,当时的中国,瘟疫流行猖獗,恢复防疫处显然是迫切需要。可几乎在同一时间,汤飞凡刚接到英国一家研究所的高薪聘书。关键时刻,汤飞凡没有犹豫,立即携夫人奔往长沙,担任中央防疫处处长。
汤飞凡到长沙时,防疫处已濒临解体。同年 10 月下旬武汉告急,国民政府又迁至重庆,卫生署接受汤飞凡的建议,决定将防疫处迁往昆明。
迁至昆明后,防疫处需要重建,但没有经费。于是汤飞凡四处奔走求援,最终得到了云南惠滇银行行长缪云台和几位厅长的支持与帮助,借到一笔信用贷款。汤飞凡用很少的钱在西山脚下滇池边上买到一片荒滩,建造房屋。一边借省立昆华医院的房子制造一些简单的生物制品。直到 1940 年春天,防疫处才顺利完成重建。
尽管条件困难,但汤飞凡没有降低科学标准和对工作的要求。要求极为严谨的他每天戴着白手套,在实验室里到处摸。最初,研究员们都用鸡毛掸子打扫卫生,被他劈头盖脸地训斥。汤飞凡彻底改造了旧防疫处,停止制造过时的或证明无效的制品,参考国外的经验和根据本国需要增加了新制品,通过研究试验或引进,改革了旧工艺。防疫处生产的疫苗和血清不但供应大后方的防疫需要,并支援了陕甘宁边区。这些制品因为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也被在太平洋战区作战的英、美盟军所采用。
1943 年,汤飞凡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批临床级青霉素。当时,权威的《自然》杂志用惊奇的口吻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吃惊」的青霉素生产车间——「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台又旧又漏、而且每天用完后都要修理的锅炉;回收的设备是一只破木船,放在湖里进行透析;胃霉用完了,用从自己养的猪的胃里提取……」
抗日战争胜利后,卫生署决定将中央防疫处迁回北平,改名中央防疫实验处。当时,原防疫处址已被日军在投降前破坏,必须重建。政府不给建设经费,需自筹经费,于是,汤飞凡第二次白手起家,经过四处奔走求援,最终兴建新址。在担任防疫处处长期间,汤飞凡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防疫实验处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任所长。他又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生物制品规范——《生物制品制造检定规程》。中国从此才有了生物制品质量管理的统一体制。
汤飞凡成功遏制 1949 年底华北鼠疫大流行,研制出中国的黄热病疫苗。他领导选定的牛痘「天体毒种」和由他建立的乙醚杀灭杂菌的方法,能在简单条件下制造大量优质牛痘疫苗,为我国提前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1961 年,采用其研究的方法,中国成功消灭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 16 年。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使得汤飞凡被人们称为「中国疫苗之父」。
汤飞凡
3
汤飞凡的成就远不止于此。1954 年,烈性传染病已被控制,防疫的重点转向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汤飞凡呈请卫生部批准他摆脱行政事务,恢复他中断了 20 年的研究工作。获准后,他首先恢复了对沙眼的研究。当时,沙眼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我国更是重灾区,一半以上的中国人患有沙眼,边远农村更有「十眼九沙」之说,危害极大。
1955 年 7 月,经过不懈努力,汤飞凡首次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TE8 ,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其后,他又做了很多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发现可靠无误, 1957 年除夕,汤飞凡命助手将 TE8 种进自己的一只眼睛,造成了典型的沙眼,无可置疑地证明了 TE8 对人类的致病性。在其后的 40 天内,汤飞凡坚持不做治疗,红肿着眼睛,收集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彻底的解决了七十余年关于沙眼病毒的争论。
沙眼病毒分离成功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正是由于汤飞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沙眼的传播特性,寻找到了治疗的药物。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沙眼已经基本绝迹。1970 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它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被称为「衣原体之父」。
沙眼衣原体分离成功后,汤飞凡很快又指导分离出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正当他率领中国生物制品业昂首挺进时,时代悲剧发生了。即使如汤飞凡这样伟大的人,也未能幸免于难!
1958 年 9 月,汤飞凡在「拔(资产阶级)白旗运动」中成为批判对象,他蒙受了巨大屈辱,最终自杀身亡。我国医学界一颗巨星从此永远陨落。
1980 年 6 月,中国眼科学会收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 IOAT )的一封短函:由于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 IOAT 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希望能够得到他的通讯地址,以便发出正式邀请。
可是 IOAT 不知道,他们预备推荐申报诺贝尔奖的学者,被认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汤飞凡,早已不在人世了。当时,因为这个国际大奖还牵扯出一段冒名顶替的公案,直到汤飞凡的遗孀写信澄清, IOAT 才知道奖发错了,又重新复制一枚奖章,这枚奖章上,只有汤飞凡的名字。
国际眼科防治组织授予汤飞凡的金质沙眼奖章
作为一个前程远大的科学家,汤飞凡的过早逝世是我国和世界科学界一个无可弥补的损失。曾有学者感叹说,「从他死后至今,中国再没有在微生物领域有过世界级的成就,我们被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4
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权威李约瑟爵士评价称:汤飞凡是 19 世纪英国谚语里的「人类的朋友」,是「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一位顽强的战士。」
汤飞凡,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一个拯救过无数国人生命的英雄,却在历史的特殊时期含冤早逝,实在是令人心痛。
汤飞凡纪念邮票
真正的英雄,不因时间的久远而被世人遗忘。历史在为他验明真身的同时,更应该将国魂一代代传递下去。汤飞凡的名字,应该被所有人铭记,他不该成为那个被遗忘的民族英雄。
资料来源:
1.《医学科学家汤飞凡》,人民卫生出版社,刘隽湘
2.衣原体之父汤飞凡,创新世界周刊,黄欣
3.科学公仆汤飞凡,档案春秋,邱佩芳
4.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中国青年报,林天宏
5.中国邮票上唯一的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微生物学报,青宁生
6.以身试毒汤飞凡,发明与创新(综合版),黄辰璐
7.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与汤飞凡精神,纪念汤飞凡教授逝世三十一周年,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潘绍
8.1956年汤飞凡研究沙眼成功,解决困扰全世界半个世纪难题,湖北卫视大揭秘
9.中国疫苗界第一人,一个被遗忘的民族英雄!,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10.【第十九讲】衣原体之父,华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