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3-13 20:45:33 标签:
曹氏父子,抢占了《三国演义》中很多篇幅的C位,自带耀眼的主角光环。曹植七步赋诗,就是其中的一个名场面。而且随着今年11月2日,全球首富马斯克在Twitter及微博上发布了《七步诗》四句版本,并在上面冠以 Humankind (人类)字眼,它再一次为世人所知。
后人对此场景的画作。
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回顾,“七步赋诗”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孙刘封伏法”。章回的大意是确立嗣子身份后的曹丕命许褚带领虎威卫军三千将其三弟曹植擒到了邺都,正欲加害却遭到了其母卞夫人的阻止。为此,手下的谋士华歆献计:
“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
于是,曹丕接连出了两个命题作为,特别是第二个:
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
没想到曹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结果,曹丕“闻之,潸然泪下”,流露出自惭自愧之意。在其母卞夫人的“神助攻”之下,曹植保住一条命。“七步成诗”,就成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名场面,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典故,衍生出了“七步之才”、“七步成诗”等成语,用来形容才思敏捷,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也衍生了“煮豆燃萁”这个成语,形容手足相残。
曹植的《七步诗》也为后人进行相关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灵感,如鲁迅、和郭沫若等人就在曹植《七步诗》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不乏精品和力作。
话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时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杨荫榆为段祺瑞政府推广复古教育。同时,在1924年的“女师大风潮”中“为学生的安全着想”,极力阻止学生运动、压抑师生中淤积的爱国热情,因此与鲁迅、周作人、许寿裳、易培基和许广平等师生爆发了激烈的争执。鲁迅为表达对此的不平,依《七步诗》原韵,写了《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一时间大快人心。无奈师生的爱国热情是压抑不住、遏制不了的,在师生的请愿浪潮中,杨荫榆被免职。
《七步诗》让千百年来世人对曹植抱以深切的同情,同时对曹丕则多怀厌恶的情绪。而大文豪郭沫若却对“抑丕扬植”的看法不甚赞同,他认为曹丕在文学创造和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开山鼻祖般的地位,是三国时期重要的诗人。他还举出了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所说:“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以势窘益价”,这才是比较公允的认知和评价。郭沫若指出:“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萁的煎迫未免为火烧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的精神的表现吗?”为此,1941年郭沫若仿《七步诗》写下了一首“翻案剥皮诗”即《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相比于曹植,郭沫若充分肯定了“萁”的自我牺牲和献身精神。而且,“灰作田中肥”,又何尝不是革命者大无畏、大无私的精神境界?
不得不说1994央视版的“七步成诗”,场面效果是拉满的。
在央视1994年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主创人员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二次创作。最大的改变在于主人公曹植的神情状态。小说中,有萧怀侯曹熊惧罪自缢的前车之鉴,被许褚擒到曹丕面前的曹植是“惶恐伏拜请罪”,加上曹丕等人“试才定生死”带来的巨大压迫感,曹丕此时是满满的求生欲。在求生欲的刺激下,曹植是“略不思索”口占即出。在小说中,所谓“七步诗”是不存在的。而电视剧中曹丕给出了“七步”的限定条件,曹植在这七步中是一步一泪下,悲愤之情都在泪里了。瞧,主创人员把“泪”从曹丕身上“移植”给了曹植。由此,视觉效果完全拉满。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少言寡语”的小说,“七步赋诗”的视觉化更动人。
不过,《七步诗》到底是不是曹植所作,却一直是长久争议的话题。
事实上,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曹植集》都没有收录这首《七步诗》,由此引发巨大争议。否定论者以此为据,认为这只是属于小说中“三分虚构”的艺术创作范畴。肯定论者却认为未记载、未收录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他们的依据就在南朝时的笔记小说的《世说新语》。
据《世说新语》中的“文学”记载,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曹植将被处死。曹植没走到七步,便吟出讽刺骨肉相残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就是《七步诗》的源头。这首诗流传至后世,就出现了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四句的版本。但《三国演义》所述是应声而非七步而作。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较《世说新语》为广,因此四句的版本比原来六句的版本更为人所熟知。
不过,也有人认为《七步诗》确有其事。只不过现存的《七步诗》是后人所作,并非出在曹植之手。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七步诗》有两首,先一首为《两肉》: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并认为曹植先作此首,曹丕再出题要曹植再赋诗,后一首才是《煮豆》。
但无论如何,《七步诗》已经广为流传。
一首《野田黄雀行》,悲愤字行间。
《七步诗》到底是不是曹植所作,暂且不论。同一时期,曹植确实有一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作流传后世,这就是《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此诗被收录在了《曹植集》的卷六中。当然了,如果说《七步诗》表达的是对兄弟相煎的悲愤。这首《野田黄雀行》表达的却是对故友至交离世的感念与自责。据《相和歌·瑟调曲》所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的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夫人至交丁仪、丁廙兄弟。已经身处动辄得咎逆境之中的曹植,同样是待捕的“黄雀”,已经无力施救,因深感愤忿而十分痛苦,万般情绪只能寄托在诗中。苦于手中无权柄、搭救无力的曹植,在此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
让我们看一下这首诗。其他内容暂且不评,却有“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这样的惊人之论。直白地说就是:没有权势,交啥朋友 ?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也怕是结合“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样的本质属性出发,曹植此论都站不住脚。这很不合常理!然而,正是由于它的不合常理,反而有了更加强烈的震撼力量,更加深刻地反映了曹植内心的悲与愤。
这首诗很曹植!
亲情总相仇,兄弟常相煎,特别是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而曹植不常有!
在“亲情相煎”的文学创作中,确实有一首诗能与《七步诗》比肩,都是千古绝唱,形如“双璧”。这就是李贤所作的《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李贤,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二子。他生于其父母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的途中,才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潞王,两岁时就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他年幼时便有读书过目不忘的能力,高宗曾在李面前赞叹自己儿子天生聪敏。长大以后仪容举止端庄稳重,颇得其父宠爱。上元二年(675年),其兄李弘离奇地死于东都合璧宫,六月时改封李贤为皇太子。不久,高宗命他监国。李贤处理政事明白公允,朝廷众臣皆称道,高宗也对他加以褒扬。事后证明,天资和才干却成了他罹祸之源。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想必饱读诗书的李贤对《世说新语》的“七步诗”典故和曹植的遭遇是了然于胸的。
在经历了一系列说不清、道不明的宫廷之事后,高宗李治想要宽恕他的罪过,但武后却说:
“贤心怀谋逆,应该要大义灭亲,不能赦免他的罪行。”
于是废李贤为庶人,将他幽禁。永淳二年(683年),将李贤迁徙至巴州。武则天得到政权后派丘神去巴州监视他。但丘神却擅自将他囚于别处,逼他自杀,李贤遂死。武则天得知此事,于显福门为李贤举哀,并恢复他的王位。不过,她仅仅贬丘神为叠州刺史,并未深究。个中曲直,值得玩味。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追赠皇太子地位,谥章怀太子。这就是这首诗创作的大背景。
无疑,李贤以摘瓜人比喻亲生母亲武后,以四个瓜感伤四兄弟的性命朝不保夕,以摘绝瓜后蔓藤秃零比喻宗室血脉的彻底损伤。然而他终究难逃一死。唉!在此,只能感叹了!
最后,只能说:
悲愤出绝唱,千古皆如此。但愿只有佳作在,悲剧无需再重演。
对了,最后说一句,对于马斯克引用《七步诗》这件事,看懂的朋友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