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讯首页>>新闻花絮>>花絮内容

傅作义简介(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日期:2024-03-15 01:06:48   标签:

在1947年以后,我党传统的开展防御力发展战略转换为攻击发展战略,战事从解放区到人民统治区打开了释放全中国的帷幕。三大战役相继拉响。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战事进度速率都十分的快,但做为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三大战役中的最终一场战役“平津战役”,却进度十分艰辛。

我党应对平津战役的主阵地北平城这座上千年古都,一砖一瓦全是珍贵文物。一旦战事拉响珍贵文物将遭遇毁坏。当时,中国共产党进行猛烈攻势,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对北平的防守更加重视。傅作义当时把守北平,掌握经济命脉。他当时有能力把守住北平却在这两党血战的最后一刻做为国民政府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为什么作出弃城撤兵的选择?到底有何隐情?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傅作义生平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荣河人,出生于祖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的年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傅作义通过自己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太原陆军小学傅作义受当时教育的影响,亦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之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担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傅作义参加了许许多多战事,过程中铸就傅作义这个姓名的战事那就是涿州之战。涿州之战是军阀统治的混乱战役,但傅作义能守能攻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很多军官的认可。此后,傅作义还出席了中原战争、绥远抗战、百灵庙战役、日本侵华和解放战争。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在国民革命军军战史上,傅作义手握着第35军。军阀混战期间,晋军起源,但剥离了晋军的军队非但没能向那些小军阀那样消逝,反倒是蓬勃发展,一直到成为了一支纵横驰骋华北区战场的悍将,宛然一副“我在华北区,傲视群雄”之势。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傅作义在日本侵华中与阎锡山、张学良、蒋介石冲锋在前抗日,为祖国的日本侵华做出了巨大贡献。日军投降后,傅作义赶往重庆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大会,升任第二野战区司令,配合蒋介石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讨伐总司令官。在1947年蒋介石命傅作义当任北平司令官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两难之境,傅作义如何抉择

众所周知,在平津战役爆发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政治形势已然处于崩溃的局面,一面辽沈战役后通过休整的东北解放军部队对关内虎视眈眈;另外淮海战役已然到了末期,国民党的80万大军即将灰飞湮灭,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然消失殆尽。陷入华北的国民党傅作义集团面临着被东北解放军部队和华北解放军部队联合攻击的严重局面。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在这样危在旦夕困局下,蒋介石和傅作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华北未来的发展有截然相反的观念。蒋介石早在辽沈战役落败的期间就表示,东北缺失,华北也就孤危,于是乎有让傅作义率部队向南撤离之意,以便于更好的保护长江防御线 ,亦可以进行强化淮海战线,只不过,蒋介石又担忧傅作义向南撤离之后引起有害的政治影响,于是乎犹豫不决。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而傅作义同源的晋绥军杂牌,是长期于绥远地区的活动的地区实力军队,他忧虑听蒋介石南撤之后,他的军队会被蒋介石吞灭,自己就成了孤身一人,于是乎在他的在在潜意识中不肯南撤。

之后,蒋介石和傅作义通过反复协商,表述华北地区解放军部队在军事实力上不占有利地位,而东北地区解放军部队还需用一定时间的修整之后才能够入关,故此华北地区目前还是安全的在短期内不会有战役出现

并且控制平津,支撑华北地区,制衡解放军部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两支军队,使其无法南下,对整体战局也十分有利。鉴于以上所述分析,蒋介石和傅作义一致决定了,暂守北平、天津、河北张家口等华北地区战略要地,与此同时保障塘沽、唐山等地的出海口,待局势发生变化,再做下一阶段的商议。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伴随淮海战役的顺利发展,解放军部队随后紧抓了对平津战役的部署安排。那时候摆在傅作义眼里的有两条道路可走一个是遵循蒋介石之前的操作命令,走塘沽、唐山等地出海口,撤兵至长江以南;二是不听蒋介石的,和蒋介石各奔东西,自己带领军队逃到老巢绥远地区,以求自救。

然而,对於傅作义而言,这两条道路均有顾虑。听蒋介石的话去江南,怕被蒋介石吞并;去老巢绥远,焦虑自己势单力薄,难免会被消亡的命運。故此傅作义会有一些骑虎难下,继而他做出了两头筹备命自己的军队部署安排在华北地区西部的的铁路沿线,利于逃到绥远;命蒋介石的军队防守在华北地区以东占据出海口,利于南逃。

傅作义的这一种军事部署安排,是他心理意识的表明,倘若战局不利时,他和蒋介石的军队则分别向西和向南撤兵。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而解放军部队则占据先机、指挥巧妙,选择握住傅作义军队,扣住蒋介石军队的攻略。其一让华北地区解放军部队撤围归绥,以维持傅作义集团,不使其感受到孤立无援而跟着蒋介石南逃,与此同时发起情报战,传播东北地区解放军部队还处于修整,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入关,以便蒙骗、麻痹蒋介石和傅作义;接下来围攻河北张家口,割断傅作义集团西逃绥远的道路,并吸引傅作义增兵西援。

另一方面让东北地区解放军部队即刻结束休整,悄悄入关,阻断北平、天津、塘沽、唐山等地之间的联系,封闭出海口,截断傅作义军团向南方的逃亡道路。进而,傅作义放弃眼前的向西与向南撤退的两条路,他并没有走成。他为何走向第三条道路,和平起义,接受改编?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身边“暗棋”发挥关键作用

傅作义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华北区“剿总”总司令时,傅冬菊正式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她的父亲并不知情女儿那时候的真实身份。1948年10月,傅作义以闪击战突袭了西板坡,那会儿他就感觉到蒋家王朝已然难保,故此内心产生其它的考虑,还暗地里和几个最值得信赖的老下属协商着今后如何抉择。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这是因为自打辽沈战役结束后,他已然成为了毛主席所指的“惊弓之鸟”,他已然不会想怎样打败对手,反而是怎样不被对手打败了。另一端,中国军队亦是具体分析了局面

觉得傅作义当初是中国抗日爱国人士将领,现今蒋家大厦将倾,有把他坚持过来的可能,然而双方彼此长期性的同室操戈,傅作义又统率着60万的国民党军队,还不到迫不得已,怎么可能轻易的接纳和平谈判?

我军为了更好地守护北平这座千年古都,守护文化文物古迹,减轻损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经由组织的分析判断安排埋藏在傅作义周围的暗棋傅作义的亲生女儿傅冬菊埋伏在他的周围,来做父亲的思想工作。这件事情获得成功与否,或许就决定了北平的命运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当听到女儿说出她自己中国共产党的真实身份时,傅作义半点不信,顾虑是蒋介石安排的特工虚情假意引诱女儿。那样的话蒋介石将不会轻易放过他

在经由女儿的多番解释下才得以相信自己的女儿竟然是中国共产党员傅作义内心的杆秤逐步偏向于和平谈判,挑明真实身份的傅冬菊开始做起了父亲和我党中间的联络人,在双方彼此中间传达讯息。我军这边又更进一步发动傅作义的亲朋好友不遗余力说服傅作义,尽快的决定,以免夜长梦多。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傅作义的态度有所松弛,他本就并非是蒋介石的嫡系,再加之他的亲生女儿信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傅冬菊与其他的红色特工的努力下,当驻防在天津的陈长捷失陷天津,傅作义眼看着东北野战军已然进关北平成为了孤城,他就不再摇摆不定反而是直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了。

傅作义投诚事后,北平以和平的策略赢得解放,平津战役就此宣告正式结束。随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迅猛攻战下,与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力争取下,傅作义只能够选择另外一条路:和平造反,接纳改編。平津战役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获胜而结尾。

国共内战最后时刻,手握55万兵权的傅作义,却主动向我党投诚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好家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好家剧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