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3-15 18:37:19 标签:
宋仁宗画像
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位皇帝,为人君,止于仁,仁字就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宋仁宗,究竟有多仁慈?
宋仁宗赵祯,十三岁继位,在位四十二年,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宋仁宗本人也确实是一位好皇帝。
具体表现在他平时的行为人品上,宋仁宗赵祯对疑难案件尽量从轻发落,即使对“煸动造反”的也能区别对待,分清是真要造反,还是发牢骚。
当时,四川有个读书人,献诗给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
成都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把他缚送京城,按照历朝历代的律条,此人应予以严惩,甚至冠上造反的罪名。
但是赵祯却说他只是急于做官,发发牢骚而已,何必给人加罪名呢?不仅没有治罪,最后反而给他官职。
不仅如此,他对敢于进言的人也十分宽容。
嘉祐年间,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
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大加赞赏苏辙敢于说真话,于是给他加官进爵。
更为可贵的是宋仁宗赵祯对下人很仁慈。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对厨子和御膳房的仆人们来说可是死罪啊。”
对待下人的过失,赵祯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不适与难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带来的罪责,这放在古代君王里可以说是仁心第一。
后来仁宗皇帝去世时,据《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不仅宋朝百姓如此,就连辽国百姓和君臣也对仁宗皇帝去世大为伤感。
当仁宗皇帝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伤心欲绝的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由此可见,仁宗皇帝的仁爱之心确实是名不虚传,能够在去世时候得到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历代君王中也确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