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3-14 17:35:01 标签:
(储秀宫)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爱新觉罗·载淳出生于紫禁城储秀宫。
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
作为根正苗红,正儿八经的大清皇子,载淳的出生和长大得天独厚,他是咸丰皇帝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小载淳都是皇位继承的唯一人选。
唯一,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六岁的载淳同志毫无意外地接了班,史称清穆宗,同治皇帝。
六岁,这个年纪实在是主少国疑,难堪大任,所以帝国的权力很快开始出现分化。
在小皇帝初登帝位时,大清朝廷上一共有三股势力,第一股,是顾命大臣势力。
老皇帝咸丰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大清的新帝同治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所以在临死之前,给他留下了八位顾命大臣,用以辅佐朝政,帮助小皇帝成长。
第二股,是帝胤势力,即皇帝身后的叔叔大爷,大清王朝的这帮皇亲贵族们。
而第三股,则是同治皇帝的生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帝后势力。
慈禧,这不是个一般的女人。
(慈禧太后)
三股势力中,正当权的,是顾命八大臣势力。
一干老臣们尽忠职守,身负皇命,牢牢地控制着大清王朝的权力枢纽,这让身为太后的慈禧同志十分不服,也十分不爽。
先帝咸丰是我的丈夫,皇帝同治是我的儿子,既然要分权,我慈禧太后凭什么不能分一杯羹?
争吧!争吧!
争的人心攒动,争的头破血流,争的人头落地。
大家无非是一起玩完罢了!
于是,慈禧立刻往军机处送了一道折子,表达了自己想要垂帘听政,辅佐小皇帝的想法。
对于慈禧太后这样的行为,顾命大臣们是十分敏感的。
他们是天子皇权之下忠心不二的仆人,在他们的眼里,大清王朝只能,也只会是爱新觉罗氏的,跟你叶赫那拉·慈禧有什么关系?
面对慈禧太后想要染指权力的想法,顾命大臣们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将慈禧的折子留中,然后集体“搁车”。
搁车的意思就是,顾命大臣们联合了朝堂上的一帮大臣们,同时打起了辞职报告。
大臣们的意思很明显,你慈禧不是想要垂帘听政吗?你慈禧不是想要当家做主吗?好,那你来吧,我们不干了。
集团化的大臣们在朝中身居要职,他们要是一股脑都不干了,那么大清王朝的政务工作就会旋即陷入瘫痪。
(顾命八大臣之一的爱新觉罗·肃顺)
顾命大臣们这么一弄,彻底把慈禧给整老实了,慈禧同志也不嚷嚷要分权了,也不哭闹着要垂帘听政了,而是消消停停的退居后宫,再也不过问政事了。
顾命大臣们十分开心,他们认为他们的联合行动粉碎了慈禧太后的痴心妄想,但他们不知道,慈禧的落败,其实是故意而为之的。
而之所以慈禧同志要在第一轮交锋中选择故意输给顾命大臣们,理由十分发人深省:先麻痹你,再收拾你。
退居后宫的慈禧太后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在全方面落败的表象下韬光养晦,她派人四处走动,先拉拢到了帝胤势力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訢(咸丰皇帝的弟弟,同治皇帝的叔叔),得到了皇族的支持,而为了舆论层面更得人心,慈禧很快又争取到了大学士贾祯,周祖培,刑部尚书赵光,户部尚书沈兆霖的支持,最后,为了万无一失,慈禧还拉拢到了手握重兵的大将僧格林沁。
谈是谈不妥的,唯有武力才能在当前的局面说话算数。
结果,在顾命大臣们洋洋自得,自鸣得意,还沉浸在把慈禧太后打得满地找牙,毫无还手之力的喜悦中时,慈禧老同志出其不意的发动政变,顾命大臣们纷纷落马,死走逃亡伤,流放三千里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事实证明,不要小看落水狗,也不能放过落水狗。
你不痛打落水狗,那么明天你就会成为被痛打的落水狗。
现在,风起云涌的紫禁城终于重归平静,叶赫那拉·慈禧,这个充满理想和抱负的野心家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终于获得了垂帘听政,掌握大权的权利。
按理说,同治皇帝执政的时机,还是较为良好的。
(幼年载淳)
在国内情况上来讲,清王朝刚刚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而义和团起义尚未爆发。
在国际情况上来讲,英法联军刚刚到访,而八国联军尚未来临。
形象一点说,这是什么时期?这是两次大风暴之间的缓冲时期啊,道光皇帝没这种条件,咸丰皇帝也没这种条件,之后的光绪和宣统,都没有这种条件。
现在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前的平静,皇帝完全可以趁这段时间做点什么。
隔壁的日本在缓冲期搞了个明治维新,结果国家很快强大了起来,大清王朝当然也不甘落后。
不过,说不落后,也总要落后,因为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十分贪恋权力的人,大臣们只要一提让皇帝亲政,慈禧太后就拿皇帝“典学未成”来搪塞。
所谓典学未成,是指同治皇帝一来学业不精,二来还没结婚,算不上成年人,心智更不成熟,所以不适合亲政。
儿子是自己的亲儿子,权力也是自己的真权力,在亲情和利益面前,慈禧很显然选择了后者。
不过,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同治皇帝完婚之后,慈禧太后实在是没办法再拖了,只好退位让贤,安排同治亲政。
同治的亲政,也意味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迎来了最后一次中兴,即“同治中兴”。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姓不再兴”,姓是姓氏的意思,兴是王朝的意思。
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说,一个姓氏就是一个王朝,而一个王朝如果衰败下去,那基本上就只有下坡路可以走,很难再出现复兴和回转。
所以,在这种角度上来考量的话,中兴这样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历史长河如此漫长,但中兴事件其实也就那么几回。
周朝有宣王中兴,东汉有光武中兴,中晚唐有元和中兴,南宋有高宗中兴,明朝有弘治中兴。
不过,这些中兴有些的确是“兴”了,有些则水分很大。
(洋务运动)
诚然,同治中兴也是有水分的,因为同治中兴的另外一个代名词,叫做洋务运动。
在百科的词条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对洋务运动的解释是“清朝统治阶级在公元19世纪进行的自救运动”。
在同治皇帝执政期间,清廷学习西方技术,引进西方人才,开办近代化的机构和工厂,组建北洋水师,热热闹闹地操持了起来。
然而,统治者们似乎目的不纯,他们如此激进地进行改革求变,目的不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抑或是让国家变好,他们最终,也是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虽然曾经在清朝任职的德国军官日意格曾经在公元1872年说过“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这样的话,但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军的全军覆没,的确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全面破产。
那个时代的仁人志士们常怀报国之心,他们献出了自己的能力,精力,热情,乃至于生命,但在腐朽的帝国统治下,似乎一切都无济于事了。
问问慈禧,你当年费尽心机争抢来的权力如今四分五裂,这是你想要看到的样子吗?
再问问同治皇帝,呕心沥血制造出来的同治中兴,真的让大清王朝强盛起来了吗?
我们不能否定同治中兴所带来的正面意义,以及那个时期的所有为之付出过的仁人志士,这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这也许不是大清的问题,而是封建帝制的堡垒,已经不可避免。无可挽回地开始倒塌了。
文章最后,让我们来回首一下同治皇帝的一生。
(同治皇帝)
这位仁兄活了十九岁,当了十三年的皇帝,有幸运的地方,也有不幸的地方。
说他幸运,是因为他出生在帝王之家,拥有着钟鸣鼎盛,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在他成为帝王的道路上,他一帆风顺,省时省力,直截了当的成为了天下的主人。
或许帝王是天选之子,但如果抽丝剥茧,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天选,有的只是普通人。
而说他不幸,是因为他早早地失去了父亲,六岁就没了爸,在懵懂的童年时代就被放到了皇位之上,皇族,大臣,母后在他的面前打来打去,让他早早的就品尝到了政治争斗的苦痛之处。
而终于熬过苦难岁月的同治,没等站上历史舞台,就把生命定格在了十九岁。
可悲,可怜,一生短暂,无所作为。
当皇帝或许很好,或许很不好,其中滋味,作者实在是不能体会。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感同身受,更没有人能做到和古往今来的帝王感同身受。
是一统天下的快感,还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孰是孰非,都只能由他自己亲自来品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