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3-15 01:10:29 标签:
图 | 李讷
1984年8月,湖南韶山招待所迎来了4位特殊的游客。
游客队伍中是3男一女,其中一位是时任昆明军区怒江分区参谋长的王景清,也是人们所知职位最高的。还有一位是个40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工作人员经验丰富,从穿着气质上看,把她认为是某个领导的夫人或者家人跟着来旅行的。
韶山方面很重视这次接待,因为接待的不仅是高级官员,还是毛主席的女婿,与韶山本身也颇有渊源。
导游带着他们一行4人参观毛主席故居,王景清看得十分仔细,只是随行的那位女士看得似乎更加入神,甚至情绪有些激动。她伸出手指去触碰一块块石砖,似乎想从指端传来的感觉中去寻找过去的记忆。
等来到毛主席父母的墓前,王景清与那位女游客一起鞠躬,而那位女游客更是眼含泪水。
在路过著名的晒谷坪时,那位女游客看着写着“这是毛主席小时候劳动的地方”的牌子时,她就没办法再控制自己了,长跪不起,大哭起来,悲痛地呼喊:“爸爸,我想你呀,今天我终于代替你回家了。”
这突发的一幕,吓坏了随行陪同的人员。
后来他们才知道队伍中的女游客实际是毛主席的次女李讷!而毛主席女儿来到韶山的消息也很快传播开来……
李讷,1940年生于延安,是毛主席的小女儿。
李讷出生的这一年,毛主席也已经快到了知天命之年,算是老来得女。对于李讷的到来,毛主席是十分欢喜的。
图 | 毛主席抱着小李讷
与哥哥姐姐相比,李讷算是最幸运的。她也是唯一一个从小就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孩子。
毛主席一生有10个儿女,但由于专注于革命事业、环境恶劣、局势混乱等原因,先后有6个孩子夭折与失踪。
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童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后又远赴苏联学习。李敏童年母亲远走苏联,后大多寄养或在保育院,等4岁时也远赴苏联,不在身边。
关于孩子,也成了毛主席的内心之痛。他对得起革命,对得起人民,却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孩子们。
李讷出生的时候,虽然当时仍是战火纷飞,但是延安相对来说是一片安静的乐土。因此毛主席也有机会将李讷带在身边,将自己对孩子的一腔热爱倾注于李讷身上,也享受着之前几乎没有过的父女情。
可以说,从孩童到成年嫁人,李讷得到了毛主席最完整的爱与陪伴。
图 | 调皮的小李讷
李讷刚出生时,毛主席对于这个机灵可爱的小女儿宠爱得很,虽然经常沉迷于工作中无法自拔,但是一有时间,就抱在身边逗弄。
李讷刚学会走路时,是很调皮的。她经常在毛主席的书桌上乱画玩耍,或者在毛主席工作时让爸爸陪自己玩。
毛主席却对小女儿的调皮很有耐心,从来不会不耐烦。李讷提出的一些小小愿望,毛主席一般也会满足。
毛主席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无论身边人怎么提醒,他都不听。而小女儿李讷就变成了提醒毛主席休息的神奇道具。毛主席工作太久时,李讷就进入毛主席的屋子里,毛主席就会暂时放下工作陪她玩一会儿。
毛主席喜欢叫李讷“大娃娃”,李讷会叫毛主席“小爸爸”,相处十分有趣亲密。小李讷喜欢画画、剪纸,平时她随意创作的涂鸦、剪纸等,毛主席都会视若珍宝,珍藏起来,有时候还会寄给远在苏联的毛岸英、毛岸青兄弟。
在毛主席眼中,他的“大娃娃”十分有趣。她喜欢问问题,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学会思考了。
他有时候还会帮着他的“大娃娃”用泥土盖房子,就算是两手泥,也非常开心。
图 | 毛主席和李讷
他的“大娃娃”最喜欢拉着他去散步,刚开始,只能抓住他的一根手指头,然后慢慢是2个,3个再到整个。在散步时,毛主席还会教她念诗,给她讲历史故事。
慢慢地,李讷就这样长大了,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娃娃”。
虽然毛主席十分宠爱女儿,但是也不会对她特殊对待。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粮食短缺,李讷虽然是毛主席的女儿,也免不了挨饿。
李讷曾经因为长期吃不饱而营养不良,甚至都没有力气走路。
毛主席却没有让女儿吃小灶,而是让她一起吃食堂的黑豆饭、野菜等。
毛主席的这种不搞特殊的态度给李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在未来长大后,李讷也是严于律己,绝不用自己的身份来享受特权。
图 | 毛主席教李讷识字
虽然是在战争时刻,毛主席也十分重视李讷的教育。刚开始局势混乱,毛主席就请了一个女兵和自己一起教育,后来在西柏坡,局势渐渐稳定了,李讷才开始进入学校学习。
图 | 江青、李讷、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才开始像一个寻常的孩子一样真正进入课堂学习。不过进入校园的李讷,也渐渐失去了每天缠着爸爸,做爸爸“小尾巴”的特权。
毛主席担心李讷作为国家主席的女儿,学校及老师会给予特殊照顾。所以,在李讷上学的几年里,她的家长栏里面写的一直都是工作人员的名字,所以从小学到中学,同学们也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图 | 毛主席和李讷
李讷上学的时候,从家到学校很远,有时李银桥会瞒着毛主席去接李讷。毛主席知道以后,就严厉批评李讷和李银桥。
李讷只能和普通学生一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能坐公交车上下学。
就这样,李讷长大了,她不负所望,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入大学的李讷学习更用功了,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之中,一直也没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
在3年困难时期,李讷也经常吃不饱,毛主席也不许她在粮食上搞特殊,因为从小体质弱的原因,李讷病倒了,还因此耽误学习,休学一年。
毛主席经常写信,开导安慰病中的李讷,也会细心关注女儿情绪上的变化。
虽然那时的李讷,不太明白为什么毛主席想让她成为一个普通人,但是未来的李讷却感激父亲的教育,让她能坦然面对生活的风雨。
图 | 毛主席和李讷
多年来,李讷和毛主席的相处就是那样,他是一个温柔严格的父亲。
一方面要求严格要求女儿不许搞特殊;另一方面却珍视女儿的情绪,细心而又耐心地去和女儿交流,开导女儿的情绪。
可能毛主席认为,普通人身上的坚强、勤恳、朴实的品质更难能可贵,也能让他女儿的人生更加广阔,走得更为长远。
李讷曾经说过,父亲写给自己的信,总是饱含温情。虽然她是毛主席的女儿,但她的愿望也只是不想让父亲失望。
大学毕业后的李讷,来到《解放军报》当编辑,这是让她非常开心的。她曾经也梦想长大以后当个军人,如今也算是圆梦了。
这个时候的李讷朴素,坚韧,让毛主席非常满意,而李讷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鉴于她的特殊身份,也没有太多人去和她接触。
直到1970年,李讷听从毛主席的建议去井冈山的五七干校学习。此时的李讷已经30岁了,但仍是单身一人。
李讷还是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把重点放到了日常工作上,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这让这让毛主席夫妇还有身边的亲人都十分关心她的婚姻问题。
图 | 工作中的毛主席
毛主席曾说过想要女儿自由恋爱,找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尽管自己着急,也舍不得在婚姻问题上给女儿太大的压力,也不想利用资源搞特权。
毛主席对女儿的婚事也没太高的要求,还曾说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往下面找,找个普通人就行,只要自己喜欢,工人就行,哪怕农民也行。”
幸运的是,就在这时,有一位帅气的年轻人小徐走进了李讷的生活。小徐呢,不是高干子弟,出身于农民家庭,曾经做过北戴河管理处的服务员。
平时,李讷经常独来独往,形单影只。而这个小徐经常陪李讷聊天,帮她干活。
渐渐地,李讷开始对这个热心的年轻人有了好感。
后来,两人一起劳动、聊天、吃饭,在这个过程中,两人颇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决定在五七干校结婚。
李讷托人给毛主席带去一封信,说了想要和小徐结婚的事情。收到女儿的信,毛主席是矛盾的。
欣喜的是,已经30岁的女儿终于决定结婚了。但是他也有些不太明白,他把信来回看了好多遍,也不知道两人具体什么情况。
后来,毛主席把送信的人叫来,询问对方的身份、哪个单位、人品、对李讷好不好、两人是不是合得来………..
对于女儿的结婚请求,毛主席是没什么意见,虽然这个小徐只是一个服务员,但人老实热心,对女儿好,而且女儿很喜欢,在思考一番后,就同意了。
当消息传到李讷母亲江青那里时,江青觉得对方是个服务员,两个人不是很般配,就不大同意。但是李讷的婚事是毛主席支持的,最后江青只得同意。
图 | 毛主席和江青
后来,李讷就和小徐结婚了。结婚当天,毛主席还专门为两位新人送去一份礼物,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这份礼物,出乎大家的意料,但也很符合毛主席艰苦奋斗的一贯作风。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用来形容李讷和小徐的婚姻生活是再合适不过。
两人结婚前的甜蜜,终究难敌生活的一地鸡毛。
一方面,李讷的母亲江青不是很喜欢小徐,也没少和女儿沟通这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李讷和小徐两个人的思想、受教育程度、性格等差距太大,两人的精神世界很难碰撞出爱的火花。
婚后,小徐希望李讷好好过日子,踏踏实实做家务,照顾家庭;而李讷却不是甘于现状,她觉得自己是毛主席的女儿,总要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要追求进步,有志向。
两人新婚的新鲜感、恋爱时候的甜蜜,很快在无休无止地争吵中消磨干净。即使是儿子的出生,也没办法去弥补他们感情的裂痕。
虽然两人也为挽救婚姻做出过努力,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以离婚收场。
离婚后,李讷就回到北京,也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昏暗日子。
李讷带着儿子,独自在北京一个偏僻的小胡同里面生活。李讷本就性格有些内向,经过失败婚姻的打击,让她的性格更显得孤僻。
她每天一个人做饭、洗衣,照顾年幼的儿子,也一个人推着车去拉粮食,拉煤炭。
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她的身体更不好了,还好她的工作还算顺利。
李讷曾经在农村下放劳动过几年,回到北京后,曾任北京市委副书记。
这样平静而艰难的生活,在1976年以后,更是雪上加霜了。
图 | 毛主席去世时的场景
这一年,她深爱的父亲毛主席永远离开了她,而母亲江青也出事了。李讷的身体与精神状况双重打击,她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
生活困难,身边却没朋友和家人可以帮助、倾诉。她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还需要她照顾。
她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单身女人,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儿子,家不成家,艰难生存。
据邻居回忆,她平日里就带着孩子,门也总是关着,很安静,也不和周围人交流。平时拉粮食、挑大粪等力气活都是身体不太好的女人和那个小孩子一起干。
这样的生活,李讷坚持了很多年。
李银桥是从小看着李讷长大了,在知道李讷的生活过得十分辛苦时,满是心疼,五味杂陈,又想到毛主席对自己的恩德,就想着回报他老人家,要帮助他的女儿渡过难关,找个好人和李讷一起生活。
只是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又谈何容易!李银桥和夫人找了很多年都找不到,直到遇到了老战友王景清。
图 | 王景清
王景清,身材高大,也算是一个老革命,曾经做过国家领导人的警卫,为人算是老实可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多年来参军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也已经算是高素质的人了,他的各个方面都让李银桥很满意。
图 | 李银桥和毛主席
在得知王景清离婚单身时,李银桥就决定把他介绍给李讷。
李银桥向他们彼此介绍了个人情况之后,他们都觉得很满意,就决定见面。
见面之后的两人,就很喜欢对方。只是双方的年龄差距、自身母亲的情况,让李讷顾虑没有安全感。
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王景清就陪着李讷,尽量去帮助她的生活,缓解她的焦虑。一年后,他们结婚了。
而经历十多年昏暗时光的李讷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幸福…….
结婚后的李讷,除了生活改善了之后,面对王景清的温柔与体贴,她也开始提到了那个在她心里一直想提却连提不敢提的心愿——去韶山,回老家。
为什么是去韶山呢?因为那是父亲毛主席的遗愿。
毛主席从小就离开家,生命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炮火硝烟中度过,走到哪里那里就是他的“家”。
他自己真正的家,却成了一个很难再回去的地方。
在毛主席离家到去世的漫长时光里,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1925年,他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但是坚持不到半年就必须离开。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又只得快速离去。
1959年,毛主席终于在繁忙的工作中,稍微挤出几天的时间回到老家。那时候,毛主席已经是60多岁的高龄了,感慨万千,也只留下《七律·到韶山》后匆忙离开。
1966年,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回到家乡,留下“一句要看护好老房子”的嘱托后离开了,只是这次离开再也没回来过。
晚年的毛主席,缠绵病榻。他曾不止一次对李讷和身边人说过想回老家看看,只是那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没办法支撑他回去了。
1976年9月,李讷见到了病重的父亲。当时生命垂危的毛主席还和李讷说过想看看家乡,让李讷有机会帮他回去看看。
李讷从没想过,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这一天,是李讷觉得最崩溃的日子,她也发誓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
毛主席的离开带走了在外游子的期盼,留下的却是难以忘怀的遗憾。
从此,“去韶山,回老家”便深深印在了李讷的心上。
李讷当时的生活并不太好,再加上母亲的事情,让她的这份愿望只得深深埋在心里。
或许在普通人眼里,回老家可能只是一张车票的问题,但是对于身处在混乱环境的李讷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后来,她终于等来了机会,自从她对丈夫王景清提出那个愿望后,王景清不仅支持,还为她多方奔走,最后她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
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李讷和王景清回到韶山。
只是李讷回老家,为啥要隐瞒身份呢?
主要是李讷考虑到母亲的原因,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的身份,只能选择隐瞒。
李讷终于来到韶山,只是此时距离毛主席去世已有8年。
为了不给地方添麻烦,李讷待了几天就回到了北京。临走前,她带走了家乡的一小把泥土,给自己留点念想………
在陪李讷了却心愿后,王景清也跟随着一同回到北京。
为了专心陪伴李讷,王景清也把自己的工作从云南转来了北京。
此后,他们就一起开启了幸福的生活。
图 | 李讷和王景清
晚年的王景清回忆,他之前在延安工作时曾经见过李讷,那时李讷还是个可爱的小娃娃,他很是喜欢。
只是王景清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和那个小娃娃一起生活,可能生命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吧。
在之后的生命中,王景清和当年在延安见过的小娃娃一路扶持,相濡以沫,在这充满烟火气的人间,共享安稳幸福。
结婚后的李讷,身体总是不好,王景清就舍不得让李讷干活,从买菜做饭到拉粮食、拉煤、修理门窗电线,他都自己做。
为了帮助照顾李讷的孩子,王景清还专门省吃俭用请了一个保姆,就是不想让李讷太辛苦。
王景清的愿望很简单,他就希望吃尽苦头的李讷能健康地陪着自己,就够了,别的他舍不得去要求。
图 | 李讷和王景清
虽然两人的生活还是节俭朴素的,但是精神上却是富足的。
他们会像普通人那样去拉很多白菜做腌菜,也会互相切磋书法,讨论爱好。
就这样几十年下来,他们完完全全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当往事随风,他们也不过是这烟火人间最为普通的人;当归于人海,他们也会跟随着人流行走,最终消失不见。
就这样,一转眼,他们已经共同度过了30多年。
2021年,王景清去世。
在这30多年的时光里,王景清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李讷。
而李讷和王景清也用30多年的幸福时光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值得!